弥牟镇 - 地理气候

弥牟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年平均气温16.3℃左右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050小时左右,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左右。
弥牟镇 - 乡镇概述

弥牟镇幅员面积22.49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1.72万亩,下辖4个建制村、3个社区,共95个村民小组。全镇总人口33000人,总户数为8107户,其中农业人口25000人,城镇人口8000人。人口最多的村(社区)为三星村,人口数达4425人;人口数最少的村为白马村,人口数仅为2877人。全镇面积最大的村(社区)是火星社区,面积为4.46平方公里;面积最小的村为白马村,面积为2.48平方公里。
弥牟镇党委下属基层党支部18个,其中村党支部4个,社区党支部3个,机关党支部1个,企事业(单位)党支部10个,现有党员1059人(其中农村党员763名)。镇机关设置行政办事机构5个,分别为党政办公室(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)、社会事务与计划生育办公室、经济发展办公室、城镇管理办公室、财政所;设置事业机构1个,即事业管理服务中心;全镇设行政编制岗位26个,事业编制岗位8个。目前,全镇机关人员共44人,其中公务员25名,事业人员8名,下派干部4名,村社代理会计2名,成教专干1名,志愿者1名,机关工人1名,临时人员2名。
弥牟镇 - 下设机构

二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承担招商引资、安全生产、经济工作、农业指导和服务、统计、科技、工商、税务、物价、技术监督、劳动争议调解等职能。
三、财政所 承担预算内外资金的组织、管理、分配;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审计,农村土地承包、居民负担管理和集体财务管理、农业和农经统计工作等职能。
四、社会事务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 承担计划生育、公共卫生、民政、老龄、残疾人、教育、社保、医保、低保、优抚救济、文明单位创建、双拥共建、民事调解、社区建设等职能。
五、群众工作办公室 承担承担综治、维稳、法制、信访、防邪等职能。
六、城镇管理办公室 承担辖区市容环境卫生、园林、绿化、环保、农贸市场监管。以及防火、防灾、防汛、防震等工作。
七、事业管理服务中心 社区管理、广播电视、文化体育、旅游、农业、人才开发等公共服务职能。
八、劳动保障所 负责劳动保障所的全面工作;宣传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、法规及政策;协调劳动保障工作站、工作点的工作。
弥牟镇 - 资源环境

土地资源 弥牟镇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现有耕地面积17359亩,占幅员面积的51.36%,人均耕地面积0.63亩,除城镇和道路所占用地外,耕地所占比重大,土地垦殖指数较高,以高产田占多数,种植业发达,是青白江区的粮油蔬菜基地。
文物资源 镇内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,文化内涵丰富;闻名于世的蜀汉三国时期武侯诸葛演练士兵的“旱八阵图”遗址仅存于此。文物古迹反映出弥牟的生存发展和成都市区存在的种种联系,对于三国时期蜀文化的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,并且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。弥牟镇是回民的聚居地,镇内有一座具有较高保留价值的清真寺,其生活习俗和宗教活动构成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。
交通条件 镇区有国道、省道公路5条,铁路3条,交通十分方便,其中公路有成绵高速公路、108国道、川陕大件公路南北向穿镇而过,唐巴、唐军公路以北起点向东、西方向延伸,铁路有:宝成线南北向穿过镇域,市区北环线、青温铁路以青白江区火车站为转折点向东延伸,使镇域与周围的市县小城镇联系密切,交通十分方便,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,特别为镇域储运事业提供了基础条件,同时储运业的发达也带动了镇域的各行各业。
弥牟镇 - 四大产业

二是打造特色产业。从清真食品品牌的保护工作入手,引导从业人员注册唐家寺腌卤食品、清真糕点、三星奶制品、鲜牛肉等特色食品商标,搞好弥牟镇清真食品这一现成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,打造出以鲜牛肉、牛奶、腌卤食品为特色的清真食品加工业,着力构建清真食品用品生产基地。
三是扶持优势产业。要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上,继续加大对已形成规模效益的瀚江新型建材公司、巨华纺织公司、迈特机械设备公司等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,努力形成区域优势产业。
四是引进新型产业。以回民聚居的特点和优势,引导外地名吃名食聚集弥牟开展链锁经营,逐步带动全镇村民和居民积极开发餐饮服务业,努力形成弥牟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弥牟镇 - 经济建设

2007年,弥牟镇地区生产总值(GDP)完成14.04亿元,增长19.5%;镇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293万元,增长115%,增幅创历史最高水平;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增长完成9.32亿元,增长28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完成9亿元,增长33%;农业增加值完成5295万元,增长6.5%;农民人均纯收入5461.9元,增长12.72%;全年完成粮食总产量11845吨,超计划2.6%。2007年,青白江弥牟镇狮子村蔬菜基地种植蒜苗2000余亩,蒜苗产量1500-1800公斤/亩,销售收入达270-325万元,利润实现180-240万元,农户实现利润4500-5500元/亩,人均增加400-500元。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%;镇本级财政收入增长16%;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增长14%;农业增加值增长5%;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%。
弥牟镇 - 行业简介

服务业 弥牟镇商业贸易繁荣,交通运输业发达,文教、卫生、金融保险等社会服务配套设施完善。镇域内有闻名西南、西北的唐家寺牛市,有占地6.9公顷的国家级粮食储备仓库,属三等中间站的青白江火车站,将发展为宝成线的终点站,青温、成达、北环线三个站始发站,有完中青白江中学1所,小学8所,幼儿园、敬老院、三等甲级医院齐全,有信用社、农业银行、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。由于弥牟镇是成都平原的一个著名的回族聚居地,有回民1000多人,始建于清朝时期的清真古寺是青白江区和邻区(县)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,展现了浓厚的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特色。
旅游业 镇内有诸葛亮“旱八阵图”,“诸葛井”古迹和古寺“清真寺”等较高价值的人文景观,旅游业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。
弥牟镇 - 社会事业

弥牟镇组织法制宣传,张挂法制宣传横幅,在街头设点发放法制宣传手册、法制宣传画、法律援助条例、劳动合同法、外出务工人员维权资料、司法所便民服务卡和平安创建宣传资料等。
弥牟镇开展民政、计生、残联等政策宣讲,弥牟镇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各村(社区),为群众宣讲有关计划生育、民政、残联的政策、法规和办事流程,参训人员共达470人。
弥牟镇采取五措施促进就业:一是依托安置区周边的大型企业,积极推荐符合条件且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厂务工;二是针对镇内民营企业较多,加强与各企业的协调,安置一些失地失业人员;三是与职业培训学校配合,开展各种技能培训,让失地农民学到一定的技能,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,已培训失地农民259名;四是拓展视野,主动与周边相邻地区的单位联系,为失地农民寻求工作岗位,推荐安置更多的失地失业人员;五是认真宣传就业各项政策,鼓励失地失业人员自谋职业。
弥牟镇设立残疾人康复站,出资1.6万元在弥牟镇唐家寺社区设立残疾人康复站,并在康复站安装了下肢功率车、步行辅助训练器、肢体康复器等14种康复器材,方便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,同时配置各种手杖、盲表、座便椅等22种辅助器具赠送给有特殊需要的残疾人。
弥牟镇 - 历史遗产
